每天固定几个时间点对猪群个体和群体进行观察。不同于限位栏巡栏,后备猪的巡查可能需要更仔细的观察。那么有哪些点有必要注意一下的呢?
采食量最能反映猪群的健康状态,所以每天都应该关注后备猪的饲料消耗。一般的情况下不会遇到突然减料的情况,若遇到首先应思考是否停水或者气温太高,以及饲料是否加错霉变等。
饮水量的监测应该每天记录用水量,当用水量猛地增加或减少超过20%时应该及时检查水压或者饮水嘴是否漏水或者猪只玩水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猪的皮肤应该是粉红有光泽。观察到的不正常的情况可能会有:小红包、皮肤红色或紫色斑块、铁锈色皮肤、擦伤、咬伤、脓包等。当遇到以上情况要及时找到原因:蚊虫叮咬、典型的病症(猪丹毒打火印)、猪只打架等。
后备猪群通过前期三点定位后会有固定的排泄区域,猪只一般的情况下的粪便应该是松软湿润灰黄色。尿液应是淡黄色透明状。不正常的情况:疙瘩便便、稀粪、黑色的粪便、带有粘液或肠道粘膜的粪便、有虫子的粪便等。根据不同的粪便类型去判定健康状态。如一些典型的粪便:水泥样稀粪(回肠炎)、带血的粪便(螺旋体)、黄色腥臭稀粪(流行性腹泻)。
观察是否有猪长期脱群、是否有猪长期被其他猪欺负。一般的情况下一个群体会维持友好状态,但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就要分析是否猪群所处环境比较恶劣资源不够丰富(争抢食物、水源)。
抗原监测:引种后的24小时48小时第7天第14天第28天应全群进行采样监测一次。保证在非瘟潜伏期阶段的监测频率。能够最终靠口腔液采集(一个圈舍20头猪一组棉绳)监测。同时应对圈舍内的走廊、饮水嘴进行采样(纱布大面积采样)一同送检。猪群稳定后应每周或每两周进行监测一次。遇到不正常的情况应及时采样送检(如突发死猪、某些猪出现皮肤异常、呼吸异常、体温异常时),采集咽喉、口腔、鼻腔、肛门粘膜棉拭子送样检测。
可在非瘟抗原检测阴性后(14天)进行全群采血监测五大常规抗体(猪瘟、蓝耳、伪狂gE/gB、口蹄O/A)。此事也可以再监测一下非瘟抗体。能够准确的通过以上抗体水平做到合理的免疫水平评估并调整免疫程序。
出现猪只异常时首先应该采样送检排除非瘟。当确定非瘟抗原阴性后再根据临床表现采集不同的样品送检相关项目。比如腹泻物监测PEDV、病死猪组织监测其他疾病等。